腊八已过,牛年春节越来越近了。相信很多人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,盼着回到老家、看看爹妈。可是,近期我国多地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,又让防疫形势变得复杂甚至严峻起来。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发出“非必要不回乡”的倡议,号召“就地过年”。
为了把人留下来,有的地方采取了“真金白银”的方式给予激励。譬如,望城区19日出台有关举措,对留望过年的外省员工发放包括过年红包、生活补助和消费券在内的千元大礼包,同时发放免费旅游卡、寄送新春贺礼“回家”等(据长沙晚报报道)。
不过,对于就地过年来说,“就地”或许容易,“过年”却需要多思量。笔者以为,除了用“薪”留人,更需要换位思考,用走心而周详的举措和服务,让那些不回乡的人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。
首先是让留下来的人安心。
如果是高校学生,继续留在学校的话,能否保障其衣食起居,至少要避免春节期间出现“无人问津”“无处安身”的现象。如果是企业员工或工地上的农民工,能否及时了解他们的意愿,掌握哪些人愿意留下来、留下来干什么、怎么留?企事业单位是否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安排弹性休假,让员工在节后能够错峰回乡?……相关部门则应细化举措,保障好“就地过年”人群的衣食住行,对于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者,切实督促企业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和加班费用。
其次,想方设法让就地过年的人感到暖心。
中国人过年,盼的无非就是团聚和热闹,*怕就是孤独和冷清。期盼相关部门统筹考虑,完善配套措施,策划、筹备更多的“精神食粮”。比如,开展看望慰问等暖心活动,让他们感觉“就地过年”不孤单。或者,留人企业能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安排内部的聚餐、娱乐活动,让员工感受到“企业也是家”的融融暖意?哪怕是微信群里抢抢红包、拼拼手速,在朋友圈里晒晒美好祝福,或者“云上”聚会等,同样能开心喜庆……
当然,不管在哪里过年,都要做到防疫的细心。
在日常生活中,请更加扎实耐心地做好个人防护:口罩不能摘,手要勤洗,减少出门与聚集,保持社交距离依然很重要。至于已决定返乡者,则要配合当地的防疫工作,严格遵守各项检测、报备等制度,这样的话,无论在哪,都能过一个平安、健康、祥和的春节。
本文转载自人民健康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